《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
一、课程建设历程
本课程自2005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给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三年制学术型研究生授课,直到现在(2024年9月),历时19年,是外语学院目前存续时间较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受到学生、同事、学院及外校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5年9月为“专业选修课程”;经过三年的试授课,于2008年9月正式转为“专业必修课程”,一直到今天。
目前,负责人张璟慧与课程组成员已形成稳定的科研与课程教授研讨团队,每两月进行一次最新进展汇报,探讨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方面的科研与教学。
二、建设意义
于人类文化,若进行思想研究,则大凡可能形成命题的学理探讨中,其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以某种新的、可替换性的形式去取代原有的、业已陈旧的方式,去展开知识的再生产,以促使新的知识、观念及理论的出现。研究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的关系并开设相关研究生课程,让当代研究生接收到最新的科研成果,亦是如此。
英美文学学科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最悠久的学科之一,英美文学隶属于“文字的文学”,即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方式,而视觉对现当代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它甚至在改变着英美文学这些最悠久古老学科的存在方式。因此,开设《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研究生课程的意义就在于:
让学生们意识到,作为独立的艺术样态,文字的文学或视觉艺术都自有其门类本身的界限,都应根据各自学科特性展开研究。但是,本课程旨在研究二者的“关系”,则必然要求二者跨出艺术门类的门户之见,即产生“出位之思”。这意味着,要让学生在研习英美文学时意识到,一方面,艺术、思维方式或学科门类都应充分发挥既定的特性、专长与优势;另一方面,艺术、思维方式或学科门类则都需跨出自身的定式,将任何可能性都视为根本追求,所谓学术的自由,才是不受限制与局限的:“出位之思”最本质的精神,不在其“位”或“出位”,而在于“思”。
三、优势与特色
(1)当某些思考还在坚持文字的文学先于视觉艺术而存在,甚至以文字文学的判定模式来作为衡量后者的标准时,视觉艺术却正在改变着文字文学的存在方式及文字作家对文字文学本身的思考。因此,视觉文化之于文字的文学,“方式即意义”。也就是说,本课程以视觉艺术与文字的文学的交叉、比较研究顺应了当代视觉艺术的研究与教学需要。
(2)授课人以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相关的丰硕成果为基础,使本课程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Copyright©2002-2022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